走进渑池县仰韶彩陶仿古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0-12-24    浏览次数:332次

近日,在三门峡市总工会召开的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现场观摩会暨第二届“崤函大工匠”表彰会上,由渑池县推荐的渑池县仰韶彩陶仿古研究所所长、中华传统文化工艺大师刘新安,荣获第二届“崤函大工匠”荣誉称号。

——【题记】

1921年,仰韶——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山村,偶然的机会走进了考古学家的视野。绚丽的彩陶,磨制精细的石器,成为人们探寻历史的无字天书。
仰韶彩陶文化,是人们首次以绘画的形式表达中原人类的思维情感。先民采用黑、红、褐、白等颜料,在陶器上绘制花草虫鱼、日月星辰,弧线三角、圆点、勾叶和曲线等组成连续带状花纹,烧制而成杯、钵、碗、瓶、罐、甑的数种陶器,一经发掘,惊艳于世!

走下连霍高速渑池站,第一眼就看到6000年前花瓣纹彩陶盆雕塑
早在2010年,刘新安和他的团队,就生产出14个系列、400余个品种的仰韶彩陶艺术品。2017年,他带领仿制的彩陶作品双联壶、舞蹈人纹饰盆在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会广受好评,成为博物馆展示作品永久性收藏。 还有,公司高仿作品仰韶鹳鱼石斧彩陶缸被北京收藏机构收藏。


冬至,煦暖的日子。我们慕名来到了河南渑池县仰韶彩陶仿古研究所。
在刘新安彩陶坊实地观看,仰韶文化陶器种类繁多,造型美观实用。彩陶纹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气息。一般多装饰在器物的口沿或上腹部,下腹和底部多不施彩,但也有全身布满了花纹的器物,还有用人面纹做装饰的。半坡型的彩陶纹饰以各式各样的鱼纹最富特征。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纹饰主要有圆点、勾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组成的连续带状花纹。
抚摩一件彩陶,如同抚摩一个千古的故事。在河南仰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手工作坊内,刘新安为我们打开了制作仰韶彩陶的神秘世界。

刘新安介绍说, 彩陶制作,必须严谨科学。他们基本沿用了当时仰韶先民彩陶制作的四步程序:第一步选用可塑性强的红土、沉积土、黑土等,经过淘洗沉滤始使之变纯。他特别强调,这个泥必须是黄河泥,而且必须是找寻多股黄河交叉冲刷的优质泥!然后球磨机打泥浆,过滤筛网,使原材料成为符合工艺使用的460目细泥;第二步就是制坯。全部采用手工拉坯成型的;第三步人工精心彩绘纹饰,再打磨;第四步就是烧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公司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选用优质黄河泥,仰韶文化发源地红土,着力打造原汁原味的彩陶器皿。





一件彩陶作品选用优质陶土,再经过拉坯、打磨、彩绘、雕刻、烧制等24道工序,才能完成。“我们全部都是人工制陶,秘法作业,满轮拉坯成型,天然无机颜料彩绘,差不多整个制作过程要两周左右。”刘新安如是说。
一个彩陶一幅画, 件件彩陶见证了先民的智慧。精妙绝伦的彩陶艺术品吸引了参观者,我们连连称赞,在展品前驻足不前。



三门峡市文联副主席高杰先生即兴题诗,融美诗彩陶为一体,连仰韶北京于一地,由书法家位素娟书写,如今收藏于北京。
铁笔凝精华,字字绽奇葩。
香雪红衬衫,彩若陶上花。
——高杰诗





行走在仿古彩陶大院,脚踏在青石铺就的充满古意的地面上,步履间仿佛有7000年的光阴扑面而来。侧耳,初冬的微风中似乎听到仰韶先民们生息的欢腾和劳作的笑语;伸手,触摸到那些造型各异的陶制品;注目,一个个精美的陶器,一个个色彩斑斓神秘的纹饰,传递着关于仰韶,关于远古,关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灿烂而悠远的文明密码。

面对我们,刘新安深情地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我们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Copyright © 2019  河南仰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豫ICP备12003304号-1    豫公网安备41122102000165 号